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科学视点

“打好科技抗疫主动仗!”——访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充分调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科研力量,加快推进疫情应急防治专项攻关,发挥“后方科研+前方实践”攻关模式的优势,打好科技抗疫主动仗!”3月3日,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陕西省科技厅积极落实科技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安排,快速响应,紧急部署,努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1月29日,陕西省科技厅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治科研攻关专项指南;2月3日,下达了首批8个应急专项,并将我省每日数据及科研进展情况,及时上报科技部,与全国形成信息共享机制。目前,应急专项正在按照研究方向和内容积极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取得突破陕西中医药大学研发团队积极发挥中医“因时因地因人”的治疗理念,在一体化治疗基础上,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研究提出了1号、2号、3号、4号中医药诊治方剂,临床治疗效果理想中省多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同时,国医大师张学文指导项目组结合省疫情研发了针对新冠肺炎的中药组方

重症患者的救治策略取得成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发团队制定并发表了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制定火神山医院ICU转入及转出流程危重型诊疗方案。先后在武汉武昌医院和火神山医院收治新冠肺火重症患者150余名,大部分已经转危为安。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研发团队,制定新冠病毒感染集束化救治策略,被国家卫建委采纳并收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及第五版建立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标本、诊疗数据库及分子生物学信息库制定危重症血流动力学监测量化标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发团队发现了新的临床诊断标志物,对普通型新冠肺炎的诊断和预后规律提出了新的判断标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临床病情发展的判断。

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防控策略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研发团队,参与陕西省首例新冠肺炎孕妇成功分娩,探索提出新冠病毒母婴传播路径和方法,所产婴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核酸检测试剂盒研发成果得到应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发团队,开发出了包含新冠病毒在内的呼吸道多种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并获得国家注册,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300多例。

此外,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应急攻关项目的其他团队,在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为临床救治策略、救治方案等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赵岩主持召开陕西科技工委系统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落实视频会议 陕西科技厅 供图

赵岩表示,陕西省科技厅将继续推进新冠肺炎应急专项科研工作,积极跟踪各项目研究的进展,将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推进;统筹全省各方面科研力量,加快省级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卫生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能力和水平;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ec1c01e62fac_258.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