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科学视点

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咋处置?广西将发布指导意见

528日,在广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广西林业局副局长黄政康表示,在全面摸清全区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经征求各方意见,广西林业局会同财政厅牵头起草了《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处置指导意见》,近期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审定后正式发布。

广西是全国野生动物人工繁育、食用产业发展的重点省区,近年来广西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已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眼镜蛇、滑鼠蛇、竹鼠养殖已成为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广西部分县特种养殖业和部分贫困户脱贫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黄政康表示,20202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颁布实施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广西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努力减少禁食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给广西地方经济和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

目前,广西已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将蛇类、竹鼠和蛙类、陆龟等分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及《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物资源目录》。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及财政部转产转型政策支持。国务院扶贫办及财政部已明确可以按照目前政策给予涉及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奖补,并在实施转产时继续给予产业奖补。广西财政厅、林业局联合行文报请财政部给予广西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处理处置及补偿资金支持。

此外,广西加快推进人工育蛇产业向民族医药、美容保健、日用化工等大健康大产业转型升级。512日,已举行蛇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投资签约仪式,正式启动蛇产业转型升级。

黄政康介绍,广西还指导各地加快转产转型,强化涉及人工繁育野生动物贫困户、边缘户帮扶和监测工作。对存在返贫风险或影响如期脱贫的参与贫困户,采取各类帮扶等干预措施;对暂时出现生活困难的,协调民政部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兜底保障范围,确保不返贫、如期脱贫。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ec1c01e62fac_258.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