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科学视点

植物也有意识吗?

  最近读到了朋友圈中的一条热门推送,标题是“那盆被欺负30天的植物,被骂死了……”。文章讲的是,有人在阿联酋宜家挑选了两株长得差不多的盆栽,套上透明罩子,放在校园里。每天给他们施一样的肥,浇一样的水,晒太阳也是同进同出。

  不同的是,左边那盆上写着“这株植物被霸凌”,右边则是“这株植物被褒奖”。然后录好音并把音频在植物身边循环播放,左边一株每天聆听的音频是“你就是废物,你一无是处!”“你长得一点都不绿!”“你看起来像快烂了一样”。相比起来,右边这株受到的待遇就是殿堂级的了。说的都是“我喜欢你做自己的样子”“一见你我就特开心”“你真的很美!”“这个世界因你而改变”。

  就这样持续进行了30天后,最后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左边那株被语言攻击了30天的植物,活生生给骂枯了;而右边那株每天被夸奖的,则长得好好的。这个实验本义是为了证明“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么大。但就实验本身来说,却表明了植物似乎也是有意识的,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事实究竟如何呢?

  被这条朋友圈推文刷屏的时间段里,我手边正好读的是《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查莫维茨的观点就是,植物也是有“意识”的,准确地讲就是植物对它们周边的世界有敏锐的意识。

  植物能够看到什么?植物能嗅到什么?植物又能记住什么?在作者看来,它们对环境有意识,能够区分红光、蓝光、远红光和紫外线,分别做出相应的反应;它们对周围的气味环境有意识,能够对空气中飘荡的微量挥发物产生反应;它们知道什么时候被碰触,也可以区分不同的接触;它们对重力有意识,能够改变自己的形态以保证茎向上长,根向下伸等等。所以,如果当你触摸一片叶子,它会记住这种被触摸的感觉,但并不代表,这棵树会记得你。

  这本书在植物学研究之外,带给普通读者最大的启示就是,千万不要小看我们身边的植物。其实,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基因差异并不像我们原来想的那么大。植物拥有极为精密的感觉系统,它们也有着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的生存方式。

  在自己动手栽培植物之前,其实,对于植物我也过于轻视了。直到我亲眼见证,随手种下的牵牛花种子,是如何在短短几个月间发芽、生长、开花,然后极具侵略性地爬满了几乎整个小院,而其他花草,似乎都成了这些牵牛花的手下败将。作为一年生的缠绕草本植物,牵牛何以能凭借本能缠绕一切可能借助的物体,无休止地扩张自己的地盘?它究竟是如何选择缠绕物,如何选择生长方向,又是如何干掉其他植物的?在这本《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里,你都会找到解答。

  再说回那个植物被“骂”死的实验。由于我们无法考证这个实验的具体情况、两株植物在实验前的健康状况、实验的环境、学生对植物是否采取其他措施等等。所以对于实验的结果,其实并不能完全采信。但听不懂人类的语言的植物的确可以“听”到学生们的言语,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两株植物有了不同的结局,需要对实验进行充分的论证,或者在严密精准的条件下重新实验。我想,如果本书的作者也听说了阿联酋的这个实验,也许会有兴趣继续研究。

  所以,感性地讲,如果你爱一株植物,不要忘了告诉它。虽然,它不会记得你的名字和模样,却能够感受到你的触摸,你对它说话时空气的流动,也许你就会成为它生命里唯一一个对它表达爱意的人。


文章分类: 科普活动
分享到:

qrcode_for_gh_ec1c01e62fac_258.jpg

  官方微信